第(3/3)页 然而明末驿站停摆,加上战乱、疫病不休,别说官府公文,就连皇帝圣旨都可能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好几个月才发到对应官员手里也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虽然南京方面并没有接到北京已经派了吕大器等人过来协防南京,但由于李自成威胁迫近,韩赞周等人倒没有起疑心。 此刻船队缓缓到达了三山门外,不过船只数量倒是不多,拢共也才五艘船。 见此站在第一梯队的韩赞周、赵之龙、史可法、金光辰等人颇为诧异,史可法纳闷道:“不是说调兵来南京围剿李自成吗?怎么就五艘船?” “应当是没有进城,兵马都在别处,许是已经安置在了江浦也说不定。” 赵之龙随口说道。 “嗯,倒也是,就是不知道要准备多少粮草才行。” 史可法点点头。 韩赞周向北拱拱手道:“我等臣子都是以陛下令节,自然要为君分忧,现在张献忠已灭,李自成残部如困兽犹斗,我等自当齐心协力,助吕督宪一臂之力,还大明朗朗乾坤。” “公公说的是。” “眼下流寇多剿一空,大明很快就能恢复安定了。” “不错,只要安稳下来,建奴也不足为虑。” 众人都心情愉快地应和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十分轻松。 实在是这段时间好消息太多。 流窜大明各地的两大祸害,张献忠与李自成,一个被剿灭,一个被打残。 只要这两个大问题解决,其余地方虽有小起义,但整体上已经不能对大明朝廷构成威胁。 到时候慢慢恢复治理,以大明的国力,关外建奴迟早有一天也是这个下场。 因而大家还是比较乐观,心情也十分愉悦。 很快船队就靠岸停在码头。 码头附近早有南京守备兵马清场,诸多官员缓步来到码头边上,等着吕大器等人下船。 船只停下,船舷边上很快出现了一群人的身影。 一块很大的木板楼梯从船上降下来,为首之人踏到楼梯上,徐徐向下走。 身后诸多穿着官服的高级官员簇拥着他。 可原本码头上正热闹着要给吕大器他们开欢迎仪式,邀请他们进城饮宴的南京官员们却愣住了。 因为第一个从船上走下来的根本不是吕大器,而是一个穿着龙袍的老者。 他面容威严,气势非凡,双眸犹如刀剑般锐利。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不一会儿功夫,以吕大器、李乾德、陈士奇等人为代表的湖广、四川高官就跟着老朱走到了码头上,离韩赞周等人不过一丈远。 迟疑片刻,韩赞周皱起眉头上下打量了一番老朱,然后忍不住对吕大器质问道:“吕督宪,这是哪位藩王殿下?” 从外地跑到南京来的藩王倒并不少见,福王朱由崧、潞王朱常淓、吉王朱由栋、惠王朱常润都跑到南京来了,其余各路郡王也有不少。 基本上都是河南、湖广等地受张献忠和李自成袭扰的各路藩王被迫逃难至此。 因此看到个穿着龙袍的人倒也不奇怪。 唯一奇怪的就是这龙袍制式与大明藩王们的制式有很大差别。 官员们很是纳闷。 只有韩赞周看得浑身都有点起鸡皮疙瘩。 因为他是宫中太监出身,以前见过各代先帝皇考的画像。 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这龙袍好似与开国几任皇帝的画像上龙袍款式极为相似. 吕大器立即说道:“这是太祖陛下!” ‘太祖陛下?’ 众人跟之前每一个听到这句话的官员一样,都愣在原地。 “听好了。” 见他们一个个傻乎乎的样子,朱云峰站出来,清了清嗓子,叉腰高喊道:“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英武睿智、容貌丰伟、龙章凤姿、天日之表,华夏几千年起点最低,得国最正,横扫蒙元,驱除鞑子,恢复中华,燕云十六州收复者,北伐成功第一人,重铸汉人血性的光复者,大明开国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陛下!” “.” 一席话语结束,没有收获任何掌声,只剩下死寂般的沉默。 在场众人,无不表情或呆滞,或皱眉,或怒意丛生。 所以。 你们是在把我们当傻子一样糊弄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