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城墙根下不知道多少摊贩拖拽着货物进出城,有码头工人在不断地卸货搬货,有小二在茶肆酒楼旁殷勤地招呼客人,也有穿着华丽的士人风流不羁地穿梭于闹市间。 还有那三四层楼高的阁楼上挂着彩带,年轻貌美的女子站在上面露出白玉般的手臂,巧笑若盼地向着他们招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洪武年间的秦淮河两岸。 不能说是繁花似锦吧。 那也能说得上是一片荒芜,纯纯一片野草地。 没办法。 洪武年南京本来就人少,发展也就几年时间。 目前朱标还只是规划了城内街道,修建了一些水泥楼房,并且把电力和道路一些基础设施做好,根本顾不到城外。 反观晚明时期的秦淮河两岸已经经过多年发展,不仅城内街道坊市林立,就连城墙外,秦淮河两岸边都修起了很多城外的坊市。夯土泥地也铺上了青石板,犹如江南小城,纵横交错的水路网架起了很多拱桥,青楼大院修在岸边,以至于城区也继续往西南方向延伸,便有了江东门、江东桥、安德门、雨花台等坐落在南京城池之外的坊市、街道。 并且南京又是经济和次要的政治中心,汇聚了三教九流,以及大量本地官员和退休、致仕、贬谪官员,甚至还是东林党的大本营之一。 著名的东林书院就在离南京不远的无锡,而东林党讲究广开言路,言论自由。 使得各方学说聚集于此。 在这里能看到妓女与和尚论佛经,与道士谈道法。 能看到街头百姓在针砭朝政,能看到儒生扑白粉穿女人衣裳,还能看到女子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以及其它肤色的外国人,甚至还有西方传教士。 很多大儒在南京隐居,收学生讲学。比如刘宗周、钱谦益、吕维祺等等。 如果不说这里是古代封建社会,恐怕还以为是个后世古风景区,开放的程度之高,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难怪洪应明能写出《菜根谭》。” 季赫见远处河岸边有老者对弈,妓女礼佛,忍不住说道:“在这种地方久居,也许真能领悟到很多哲学。” 朱云峰诧异道:“哎呀,赤赤可以啊,以你的水平居然还知道《菜根谭》?” “那必须的。” 季赫拍着胸脯说:“我好歹也是文化人,本科!二本也是本,不像某些人,要不是学的艺术专业,就只能去带专!” “.” 朱云峰被噎了一句,竟然无言以对。 学历是硬伤。 季赫再拉也确实是靠自己本事考上的二本,好歹考了五百多分呢。 自己虽然也是二本,但靠的是艺术生身份,降了一百多分才勉强录了个二本B类的艺术类独立学院。 不然就真只能去带专。 TM的。 虽说自己是大明吴王,季赫就一国公,但在这事上,还真让他压一辈子。 好气啊! 二人斗嘴间,船队就已经慢慢穿过了定淮门、清凉门、石城门,到了三山门外。 晚明南京城最繁华的地方其实是聚宝门附近,也就是后世南京中华门内,由外秦淮河与内秦淮河组成的区域。 这里有大量的坊市街道以及内城小河,不仅街道规划井然有序,还建了许多拱桥,若从城墙上俯瞰,就会看到一片南方小镇般的静美。 不过聚宝门附近繁华归繁华,但城内的官邸以及政治中心还是在正阳门内,也就是南京皇宫南城门外。 而三山门可以走内秦淮河,穿过小半个南京城,到达南京五府六部所在地。 南京六部并无实权,实权主要由南京守备太监以及南京提督南京军务勋贵、参赞机务、左右都御史等官员把持。 这些人要么是手握南京的兵权,要么能直达天听,可以向皇帝奏报。 比如南京守备太监本身就是北京的皇帝放在南京控制南京的手段,南京御史则可以弹劾南京官员,南京勋贵则掌握兵马。 相比之下南京六部就属于有名无实,基本就属于给贬低或者退居二线的官员养老之所。 因此南京的皇宫周边,守备太监以及诸多南京军务勋贵们的居所和官邸,自然成为南方政治中心。 此刻三山门外,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南京提督南京军务勋贵赵之龙,以及参赞机务、右佥都御史兼兵部尚书史可法、南京左佥都御史金光辰等实权官员。 以及虚职官员工部尚书熊明遇、户部尚书高弘图、吏部尚书张慎言、监察御史郭维经、南京翰林院事姜曰广等官员三十余人在门外等候。 这次孙传庭没有过来,来南京最高级别的就是吕大器了,其余李乾德、陈士奇等人虽然是一方巡抚,在地方为封疆大吏。但真论起地位,其实不值得韩赞周过来迎接。 因为韩赞周是皇帝的人,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除了孙传庭是特殊地位,目前深得崇祯的赏识以外,其余人包括吕大器,他都有资格不放在眼里。 哪怕他不过正四品,在场许多官员的品级都比他高,可仅一句能上达天听,就足以让在场所有的官员感到敬畏。 不过他今天还是亲自前来迎接。 一来韩赞周其实并不是一个嚣张跋扈的人,反而颇为低调,历史上也是自杀殉国。 二来吕大器他们这次过来,说是已经消灭了张献忠,奉了陛下的旨意,来南京与孙传庭配合剿灭正在徐淮等地流窜的李自成部。 实际上这自然是矫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