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柴桑改制-《纵横河山》
第(2/3)页
社会要发展,人口的增长是关键,没有人,还谈什么发展。
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每年因生产而死的产妇,还有早夭的儿童,都不在少数,这对于人口本就相对偏少的南方来说,保妇好能够生育的女人,就显得犹为重要了,由不得他不重视。
“主公的话也有道理。只是,真要实施起来,也并不容易。”
戏志才接口说道:
“像官府中人和大户人家到还好办一些,一纸文令下去便可。关键还是那些普通的百姓之家,反到不太好实施。”
“这是为何?”珑珑
刘枫不解的问道。
“大户之家普遍家底殷实,生活都还不错,不用为生计发愁。而对于小户平民来说,女儿早晚都是要嫁出去的,而女孩儿的劳力以不如男孩,若是养的过大,对他们来说,等同于加重了家里的负担,所以他们都是希望将女儿早点嫁出去的。”
“还有一点,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家,为了早点拿到彩礼钱,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状况,也会将自己的女儿早早的出嫁。所以,如果想要推迟女子的结婚年龄,还得想办法让这些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才行,如果这些人的生活未能有明显的改善,光靠一纸文书还是行不通的。”
这时,田丰也在一旁补充道。
对于田丰的话,刘枫深以为然。有道是“仓禀实而知礼仪”,如果生活都难以维持的话,谁还是去管你什么规矩制度呢?
所以,关键还是要让那些未达到出嫁年龄的女子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不给家里增加负担,说到底,还是要官府能够拿出相应的引导政策,来改善她们的生活环境才行。
“志才,我若是将蒙学推广至乡村一级,你看是否可行?”
刘枫沉思了片刻,这才向戏志才问道。
戏志才愣了一下,刘枫的这个提议到是出乎他的意料,柴桑城的蒙学已经开设了两年,入学的学生已经超过了八百人,已经是现在的蒙学所能承受的极限,受限于教师的人数的不足,再也无法扩大,只是他不知道,主公这时候提出全面推广蒙学,跟推迟女子的结婚年龄有什么联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