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没想到李子衿果然有问题,少年满脸疑惑,问道:“谢前辈,剑随身动这个很好理解,你教过我,就是练剑之人,出剑之时一定得是人带着剑动,这个很好理解啊。可剑随情动,这个‘情’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谢于锋便细细给少年讲了下,人的七情六欲,而这些七情六欲,在光阴流水当中的关系,又着重指点了少年一番,关于度量衡的概念,以及练共情剑,所需要的情感,一定得是真挚的,自然流露的,不能是虚假的伪装的。 那些个所谓的剑道天才,其实反而在最简单的问题上犯蠢。 师尊有意无意间就提过一句,不论你们练其他的剑术,是如何如何,唯独练共情剑之时,需要谨记一点,“当你想走捷径时,就踏上了弯路”。 谢于锋当年也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到后来他多次使用共情剑,自己沉浸于那截光阴流水当中,去反复观看师尊的表情,发现令他毛骨悚然的一幕。 每一次他回到当年还在宗门内,跟师尊一起修习共情剑的那一截光阴流水,总能看见师尊转过头,以“当年当时”的身体,朝着“此时此刻”的谢于锋,面带微笑。 不知不觉,又出神了,谢于锋额头有冷汗滑落,他伸手擦去额头的汗水,发现李子衿竟然已经在一旁出剑了,下一刻,中年剑修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少年郎,出剑之时,隐隐有了情与剑产生共鸣的大道气象。 少年英姿飒爽,出剑之后转头朝谢于锋微笑道:“前辈,我明白了,所谓共情,就是说我如果怀着高兴的心情出剑,那么就像这样,这样。”说着他便使了两记大开大合的剑招,这是快乐的剑。 “如果我是带着恐惧的心情出剑,那么就会像是这样、和这样。”李子衿又出剑两次,手腕微微颤抖,剑身微微颤鸣,剑尖与剑身波动不停,一柄翠蕖剑本就苍翠欲滴,此刻更是波光潋滟,似乎光华流转的碧绿剑身上,都要滴出水来了。这是惊惧的剑。 “对!就是这种感觉!以后练习共情剑,你也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记住今天的这份感悟!”谢于锋兴奋不已,他当年学共情剑,苦练十年,才堪堪有了一丝情与剑共鸣的气象,不曾想李子衿只是听完自己的见解,提起剑,便隐隐有了情剑共鸣的姿态,让谢于锋自愧不如,又替少年惊喜,又替自己难过。 再然后,他便发现那个青衫少年,出剑有些飘忽不定,在风中摇摇欲坠了。 无定山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 雨水砸在翠蕖剑上,如诉如泣。 山水有共情,情剑有共鸣。 谢于锋忽然有些心疼李子衿。 因为那是悲伤的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