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一个别想活-《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2/3)页

    直到两日后建奴忽然对其它城墙发起进攻,突袭到了南面城墙上,险些威胁到明军右翼。

    好在明军将领周遇吉率人奋力死战,这才把杀到城墙上的建奴军队击退。否则若是被建奴军队两面夹击,防线会崩溃。

    这让王家彦被迫分兵在城墙各段布置少量兵力,以缓解这种建奴不断骚扰各段城墙的压力。

    事实上王家彦等人也早就察觉到了这个问题。

    然而他们却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他们人马不到五万,拢共四万多一点,要把七座城池,拢共长达二十多公里的城墙守住,难如登天。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像洪承畴在松锦之战中,缺粮缺饷,部下不合又士气低落,即便他统帅能力非常强,也只能含恨败俘。

    因此王家彦只能被迫防守,甚至放弃了东北面同样在长城外的威远城,集中兵力抵御敌寇。

    但又过了几日,一个更糟糕的消息传来——关城后方,忽然出现大队建奴骑兵。

    这意味着建奴已经绕道,正在把山海关包围住。

    就像锦州和松山一样。

    一时间山海关内的明军人心惶惶,若非王家彦他们多次派人在军中宣传,说太祖太宗下凡救世,援军马上就到,恐怕都有崩溃的风险。

    便在这战局焦灼当中,时间也慢慢来到了崇祯十七年六月十四日,多尔衮围城的十余天后。

    盛夏时分,炙热的阳光洒落,让人感受到了一丝燥热。

    小冰河时期,南方冬天都结冰,北方七月份河北地区还在下雪,这样稍微有些夏日暑气的时候可不多见。

    一队士兵徐徐走在抚宁通往山海关的官道上。

    周安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手搭凉棚,抬起头看了眼午后的天际,烈阳高悬,大地一片金黄色。

    道路两侧杂草丛生,远处农田荒芜,半人高的蓬蒿被风吹得像麦浪一样摇曳。村庄破败,隐约间还能看到,北面村口的老槐树下,堆积着皑皑白骨。

    “听说永平府、顺天府、宣府等京畿之地常年被建奴寇边,城外的村庄集镇早就被屠戮一空。这一路走来,确实荒凉啊。”

    “别忘了我们之前路过山东的时候,说几年前那什么多尔衮带十万大军南下,屠杀了济南数十万人。”

    “还有赵州、昌平、三河等地。吴王殿下说,未来建奴还要屠戮数百万之众,在南昌我们汉家女子被他们日夜凌辱,光南昌被杀死的女子达十余万之多。”

    “建奴真是一群禽兽。”

    周安身边几个亲信卫士愤愤不平地说着。

    他们从北京过来,过通州、三河、玉田、丰润、卢龙等地,沿途多见荒凉,野外空荡荡破败的村子随处可见。

    满清不管是从卢龙塞还是张家口入关,都必然会经过京畿附近。

    每次北京城都没办法在野外击败清军,城内守军保卫住北京已经很不容易,根本无力救助周边。

    因此京畿周边地区早就被建奴杀戮、劫掠、烧抢一空,很多辽东汉人都是被掳走的京畿百姓,甚至京畿地区已经不够抢杀,他们就去河北与山东作恶。

    从崇祯二年皇太极绕道喜峰口第一次入关,劫掠屠戮遵化、良乡、固安、香河、永平、顺义、迁安、滦州等地开始,到崇祯十七年清军南下,满清在正式入关前对关内的大规模屠杀事件就多达十余起。

    其中尤以崇祯十五年的济南之战最为惨烈,阖城都被屠戮一空,据记载城内尸体多达十三万,有数十万人被杀害,史称济南之屠。

    京畿地区也有赵州、昌平、三河等地之屠,每次都有数万人被杀害。

    县城、府城尚且如此,野外的村镇更是凄惨,基本上遇到建奴来袭的时候,没有任何逃跑与反抗的可能性。

    这就导致周安他们所过之处,已经不能用人间地狱来形容。

    因为杀戮已经过去,被时间抹平,只能看到大量骸骨在道边,看不到腐烂的尸体以及残杀的惨状,便剩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噔噔蹬蹬!~”

    就在这个时候,周安忽然勒马停住,右手上举示意队伍停下,说道:“你们听。”

    旁边卫士停下,也侧耳听起来,片刻后,有人说道:“马蹄声。”

    “方向是向我们这边而来,而且还是大队骑兵。”

    “起无人机。”

    周安毫不犹豫地说道。

    大明的马匹来源主要是陕西、甘肃一带。

    自从李自成祸乱陕西,掠走大批马匹后,到明末时期明军日益缺马。

    目前呈现大建制的骑兵队伍就只有关宁铁骑以及孙传庭的部队有一部分骑兵,山海关的兵马以步兵为主,骑兵少得可怜。

    而孙传庭现在在北京,能出现在这里的大队骑兵除了建奴就只剩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这两个都是敌人。

    “嗡!”

    无人机飞手立即升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