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对于洪武朝来说,今年是洪武十九年,朱棣才刚满26岁。 所以看到一个明显比皇帝还年轻的人叫皇帝“那小子”,蒋德璟还是觉得有些怪异。 不过想想那辈分,蒋德璟便恭敬说道:“陛下在宫中。” “真是个犟种。” 朱棣撇撇嘴,这孙子认个错会死啊? 蒋德璟便连忙找补了一句道:“陛下在宫中焚香沐浴,静等太宗前去。” “呵呵。” 朱棣嗤笑了一声。 “陛下。” 孙传庭靠了过来,手下牵来两匹高头大马。 “进宫!” 朱棣一个帅气的翻身上马,整个人气势一变,环视四周。 朱云峰就有点丢脸,自己踩到脚蹬上,还是孙传庭帮忙托举着才上去,前面又得有士兵拉着马,不然他都不敢乱动。 随着朱棣大手一挥,人群顿时被分开,朱棣左右环视,大摇大摆地徐徐进了崇文门。 身后文武百官甚至都没有资格跟随,被他的亲卫士兵们分开。 左右上百名士兵护卫,孙传庭的兵则进城开道,街道两侧二楼以上一律不准有人,戒备森严,气势汹汹。 原本的街道人山人海,但迅速被清空。 百姓们只能远远地观望,犹如躲在犄角旮旯的阴沟老鼠。 朱棣看在眼里,微微摇头。 明末的百姓实在是太惨了,即便是京城繁华之地,很多人都穷困潦倒,不知道多少人吃不起饭,穿不起衣。 在一个生产力不足,又土地兼并严重的年代,一场天灾,一次人祸,就是底层百姓的血泪史。 这段时间他听过太多悲惨的故事。 路过陕西前往潼关支援孙传庭的时候,他听说了一个吃人村。 陕西大旱,为了活下去,村子开始吃饿死的老人与孩子,接着是女人,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 还有菜人市、啮齿相别、断臂相食、骸骨遍野。 而这些却还只是时代的一抹悲歌,很多瘟疫横行的地方,却不止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死,而是一个县,一个州,一个府的死。 沃野千里,看不到一个生人,是怎么样的一副场景。 朱棣难以回想。 至少在他看来,相比于童年经历的元末乱世,明末乱世比之更加惨痛无数。 也无怪乎朱云峰季赫他们这样的后世人不畏惧古代皇权。 出生在一个不愁吃喝,中华民族奋力崛起的年代,别说什么王公贵族,就算面对皇帝,也能腰杆挺的笔直。 队伍继续前行,很快便穿过大明门,到了大明皇宫外门承天门,过了承天门便是大名鼎鼎的午门。 承天门与午门之间并非没有建筑,社稷坛位于西侧,太庙位于东侧,进宫会路过这两个地方。 当朱棣穿过承天门的时候,看到宫中大量侍卫、太监、宫女跪倒在承天门至午门的宫道上,为首的是一个美艳的女子。 她穿着华丽的宫廷服饰,倒是没有化妆,却也遮掩不住美丽,双手平怀在腰间,双腿跪倒在地上。 “你是何人?” 朱棣勒马在众人面前。 女子抬起头答道:“回太宗陛下,妾身熹宗皇后,太康伯张国纪之女张嫣,特意来向陛下请罪。” 张嫣明媚皓齿,有倾国之姿,令朱棣都有些晃神。 不过如今他好歹也是受后世熏陶,后世美女如云,不提化妆品牌不计其数,单说天然美女也很多很多,甚至还有异域风情,因此倒也迅速回过神来。 “起来吧。” 朱棣点点头道:“你贤良淑德,无罪可说。你丈夫自己不听劝,小叔子又是个无能蠢材,江山败亡与你们后宫无关。” 这番话算是定性,张嫣带来的除了太监宫女,还有后宫很多朱由校朱由检兄弟的妃子。 国家衰败的时候,很多文人就开始造谣后宫女子祸国殃民。 魏忠贤时期,因为张嫣认为魏忠贤与客氏残害忠良,于是对朱由校说起他们的过失,反被魏忠贤安排大臣造谣污蔑,试图让皇帝把她废掉。 甚至她生的孩子是个死胎据说也与魏忠贤客氏有关,可见张嫣还是很是识得大体,能够劝说皇帝远离奸佞,重振朝纲。 只是朱由校自己不中用,喜欢干木匠活,也没什么治理江山的能力,因此国家衰败自然不能怪她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