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该你们出去洗地了-《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2/3)页
这样一旦崇祯给他们下圣旨,那么他们就能牢牢抓住名分大义上,从而化被动为主动。
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双方暂时都没有进行厮杀。
很快两日后,南昌城内就开始发动了舆论攻势,夜晚大量的传单告示被射入营中,掀起轩然大波。
明末时期江南读书风气重,很多平头百姓也识字,特别是江西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之一,从宋朝开始,江西、江苏以及浙江三地的举人进士数量就遥遥领先。
所以叛军的士兵很多都识字,虽说不一定都认识全,大多数田奴佃户庄稼汉能认识一些常用字就很了不起,可大家凑一凑,还是能读懂告示里的意思。
这种情况下军心就有点动摇。
陈具庆、王绍祖、张之奇、刘肇国、史垂誉、罗宪汶、熊文举、吴泰来、余忠宸、叶澍、邹魁明等后来的降清逆臣便聚在一起讨论对策。
帐篷内,他们这些人有的穿着大明官服,有的穿着地主富豪的衣裳,个个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地看着手中传单。
传单上不仅记载了他们的生平,官职以及履历,还记载了他们投降满清后的所作所为。
其实大多数人在明朝做什么,投降满清之后继续做什么。
如刘肇国是扬州人,去年的进士,在翰林院实习,今年被外放到江西为官,投降满清后,继续在江西任职,之后调去北京翰林院,最高做过内阁学士。
吴泰来,河北人,现任吉安知府,投降满清后依旧担任吉安知府,后来历任兵部、刑部、工部,在康熙初年以工部右侍郎致仕。
其余人也基本差不多。
看到这些传单告示,陈具庆作为发起者,自然要说些什么,便道:“诸位,无论事情真假,我们都是必死无疑。是真的,太祖下凡了,我们一定会死。是假的,现在人家刀架在我们脖子上,也就别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还是该做好眼下,向朝廷汇报此间种种,出兵讨伐奸逆,也好立下功勋,让朝廷看到我们的忠心。”
短暂的沉默后,王绍祖点点头道:“不错,不管真假如何,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现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还是好好想想,该如何攻下南昌吧。”
“他们这是攻心之计,我们应该立即收缴军中传单,加紧制造攻城器械,把南昌城打下来。”
“若是简单地收缴传单,恐怕无济于事。还得晚上布置巡逻守夜,要防止他们再继续这样,不然的话,将士们恐怕军心不稳。”
“不止,还得让人去跟将士们说,告诉他们太祖复生是无稽之谈,这些也都是流寇编造的假话,切莫相信。否则一味收缴传单,就有点欲盖弥彰的意思。”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主意。
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当中的聪明人,或许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救不了国家,只会投降,但要是干坏事还是一肚子墨水。
“嗯。”
陈具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一旁一直没作声的刘一鹏道:“刘将军,按照他们说的做吧。待朝廷命令下来,我们也会联名为你举荐。”
刘一鹏顿时脸上露出笑容道:“诸位放心,这等奸逆之辈,我必破之,将他们的人头送往北京。”
“唔。”
陈具庆沉吟地点点头。
随即刘一鹏便安排自己的亲卫士兵们前去收缴传单。
各官员和地主也安排自己的管家奴仆去给士兵们做思想工作,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流寇的诡计云云。
叛乱的主力其实就是江西一些叛国官员加上罢官、退休后来叛国的官员。
这些人要么是本地大地主,要么在本地为官,他们拉起来的队伍也大多是手下以及自家宗族或者庄园的佃户。
由于主仆的关系,他们的威望很高。一番操作之后,即便是下面有些军心动摇,但也很快就被压下去,叛乱依旧井然有序地展开。
四日后。
赣江上,两艘中等船只顺江而下,到达了南昌城外。
长沙离南昌其实不远,不到三百公里的距离,后世走高速公路三个小时左右就能到。
不过古代没有高速公路,却能走萍乡到宜春,于袁水乘船进入赣江,因此正常情况下,往往三四天就可以从长沙到南昌。
徐达的军队是轻步兵,正常情况下两三天就能到。但他们却走了六天时间,因为带了十多门火炮。
船只就是普通的木船,但两侧挂着救生圈,上方旌旗招展,写着一个大大的“徐”字。
“是中山王的军队来了。”
城内早有人发现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杨廷麟等人。
杨廷麟站在城头用望远镜观察着。
“快,快打开城门接应。”
旷昭喊道。
“先不急。”
杨廷麟沉声道:“看看再说。”
此刻船上,负责这次行动的两个百户陈珪与杨亨站在船头观望。
杨亨用对讲机问陈珪道:“看样子叛军是东南面那些人,进城吗?”
“进城做甚,我们还得马上回长沙,与他们这些人寒暄做什么。”
“那打完就走?”
“打完就走吧。”
“是不是得先问问,确定目标。”
“好,先问问。”
陈珪便令人士兵们在江岸边停下,位于南昌城南,他们的东侧就是叛军营地,距离约有四五里地。
第(2/3)页